批评家专栏
4位艺术批评家谈“王江东现象”
浏览记录:11121 |发布时间: 2019-12-02 |【字号 字体: |

杨卫(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,著名艺术批评家,策展人)

随着资讯的发展与网络时代的到来,当代艺术的去中心化早已成为趋势。而地方性的崛起,不仅促进了多元的文化生态,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具体的审美干预,对启蒙一个地区的审美文化,塑造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,都能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。就这方面而言,重庆市万州区已经走到了时代的前列。这主要是因为万州有一批诸如王江东、李清华、谭桔、王静、吴曼雪、唐双寅、贺昌明等本土当代艺术家的坚守,同时,又不断有一些外来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参与。正是由于这两股创造性力量形成一种有效的互动,催生出了当代艺术的“万州现象”,将现代性价值导入三、四线城市的同时,也拓展了当代艺术的人文空间,丰富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叙事。


郑娜(艺术学博士,著名艺术批评家,策展人)

江东作品,其画布空间,任凭心性牵引,或舒展率性,或弹跳雀跃,如重锤击鼓,心物交融彼此互涉。色韵活泼、热烈,充满律动和浓郁的情感。线条游走时缓时疾,绵柔而不乏坚韧。浓黑如焦,或隐匿或凸显,内敛含蓄,更多的却是直接无畏。在进与出、收与放、抽离与植入、控制与反控制的种种矛盾摩擦中,心物彼此介入,互为文本。江东作品与“物体”无关,也并不指向某一特定的“场所”,既非“时间”或某一“瞬间”,却把物体、场所和时间都包括在内,这是结构主义诗学的意义所在,即从自然语言到艺术语言,通过文本内外的相互转换,形成新的语言表达。这种看似具有普遍性的语言表现方式,因个体所处的地域文化、心理特征、知识结构、思考路径不尽相同,二者在个体思维空间中产生的转译,便具有差异性和不确定性。因此,从自然语言,即具体的点线面及不同的色块,进入到作为精神场域的语言修辞时,意义便呈现出活跃灵动的多元化表征。同时,艺术家的个体符号,在这种游离于日常视觉经验之外的言语修辞中,经过反复思考与锤炼,得到不断融合、修正、否定与自我更新。于是,具有个体生命经验、文化体验和视觉实践的“独特性”溢出画布空间,在形式与意义,精神与物质的维度中彼此进行能量交换。


艾蕾尔(清华大学博士,著名艺术批评家,策展人)

王江东的创作很难被定为“抽象”或“表现”,而更像是在翻山越岭,努力翻越“山之内”的固定套路,到“山之外”构造一片迷宫似的、无以名状的模糊地带——这种个人化的图景不囿于既有风格学、形式主义所框定的“抽象”形态,而更注重创作的过程、处境,以及艺术家的个人心性。他习惯使用不同的绘画材质与媒介,并用一种漫不经心、随心所欲的姿态,在画面上进行自由叠加、编码,最终出现了那些无序的、充满悖论的线条、色块、空间。这是一个没有开端、没有终点的空间,近乎于法国当代哲学家吉尔•德勒兹所谓的“平滑空间”。它是非叙事的、去中心主义的、解辖域的,不指向某种宏大的理念,而指向一种无序的自由。从中,我们看到绘画暗合了艺术家的自由个性,也是他有意打破既有概念,不断进行艺术的探索与冒险的见证。“山之外-王江东个案研究展”真切地呈现了王江东的为人为艺,也为我们进一步探讨非具象艺术以及地域文化艺术在多元、异质的全球语境中的存在状况提供了一个契机与切入点。


李擎(独立策展人,青年批评家)

当代艺术家王江东以一种“揉”的方式进行抽象画创作,令人感到意外。这种“揉”的方式,既区别于“刷”的机械性,又区别于“写”的局限性。更为重要的一点是,“揉”的方式可以打通色彩与色彩之间的阻隔,打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阻隔,从而形成一种相互渗透、水乳交融的视觉逻辑与精神意义。作为一位生活在边缘小城的当代艺术家,王江东长期坚持着对当代艺术的实践与探索,默默无闻,韦编三绝。不仅如此,王江东还通过领衔创办艺术机构、组织举办学术活动等方式,不断为当代艺术在万州的生根发芽而奔走。因此,综合起来分析,王江东足以形成一个当代艺术的特殊个案,因此,我将其定义为“王江东现象”。

“山之外:王江东个案研究展”展览现场
“山之外:王江东个案研究展”展览现场
“山之外:王江东个案研究展”展览现场
“山之外:王江东个案研究展”展览现场
“山之外:王江东个案研究展”展览现场
推荐新闻
最新新闻